上海招商网络> 资讯中心> 原创观点> 正文

园区招商: 研判、接待善用“减法”技巧,促成落地

2024-05-14 13:50

在竞争激烈的招商领域,如何确保招商项目顺利落地,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。

很多人擅长做“加法”,尤其是在面临企业考察园区时更是如此。

但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做的,往往是“减法”。

促进项目成功落地的先决条件是项目研判,我们需要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每一个“关键”项目上,而非广撒网。

而成功研判后,另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——项目接待,依旧需要持续做“减法”。

那么,这些“减法”技巧,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?

项目研判三大方向

招商不是什么企业都引进,在招商中是有选择地挑选入驻企业。

这就是招商工作中的“选商”环节,也是我们做“减法”的开始。

招商是难题,并不意味着不管什么项目都“一篮子”装,需要确保引入的项目、企业有发展潜力、有较好回报,最好符合地区产业长远发展。

大家不管谈什么项目,与谁谈,都要认真做好前期“研判”工作。

园区招商: 研判、接待善用“减法”技巧,促成落地

● 招商目标,以园区定位为基础

园区,是区域产业发展的载体。园区招揽的项目,必定要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。

这样说起来太宽泛,落地到实际操作环节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进行评估:明确项目所处产业链条位置、发展前景、自身招商优势等。

在此环节,若是园区前置定位策划过程中有做过产业招商图谱,往往能事半功倍,帮助我们快速判定关键信息。

*拓展阅读招商图谱干货《产业链精准招商,需要打好“三张牌”》

在同等的情况下,应该尽量让和产业链条正相关的企业入园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,能够实现一种规模聚集效应,一种成本附加值最低的整体效益。

唯有在源头处把握良性循环的开端,才能保证后期的招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。

● 速判项目真假,一听、二看、三问、七查

针对研判项目真假,我们首先需要做到换位思考,需要了解的是,拥有真实投资需求的企业,会关注什么信息?

一般而言,企业考察园区会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了解:产业政策、城市交通配置、用地类型、产业园载体情况、已入驻产业园的企业等。

一句话总结,企业投资者会着眼到具体细节信息,尤其是入园门槛、投资成本等关键信息,并且对自己的项目信息也能如数家珍。

那么,具体到应用技巧一听、二看、三问、七查,又是什么呢?

一听,在沟通过程中通过反复听取电话录音,初步判断对接人基础意愿度、企业项目信息的真实性。

二看,则需要从前期沟通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,了解项目背景情况,确认项目来源。

三问,要求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查询,包括但不限于对接人身份、企业注册资本、主营业务、上下游企业等,必要时也可查询企业负面信息,辅助判断。

七查, 对企业进行“5W2H”询问,即Who(关键人/企业)-Where(何地)-What(何事)-When(何时)-Why(为什么)-How(如何进行)-How much(投资多少)。

*受制于篇幅,此处不一一展开,如想了解完整七查法,可在《产业链招商大革命》中获取。

● 四类项目匹配度

当下精准招商,要求“减法”做得恰如其分。

一般而言,项目与园区匹配度有四级,分别是高度契合、基本契合、一般契合和勉强契合。

这四级的判断维度是:环保问题、产业配套、投入产出比、选址周期。

我们着重展开一下环保,在我国大环境下,许多园区具有环保一票否决制度或环保总量控制制度。

当我们遇到有环保问题的优质项目时,即便当下促成落地,未来也可能会面临二次搬迁。

因而,环保是我们引入项目应该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。

四大阶段接待技巧要点

企业到园区考察是企业筛选投资地的关键环节,而项目接待的好坏,直接决定落地成败。

接待筹备阶段,把握大方向,确定关键环节即可。

我们无法事无巨细地做接待规划方案,但我们可以聚焦在关键环节上做细做精。

通常一个相对完善的接待方案,需要包含接待目标、接待流程、接待路线、接待人员、接待场地、接待资料等6大关键内容。

如果进一步做“减法”,至少需要包含4大重点内容,即目标-流程-动线-资料。

目标,需要清楚了解企业此行目的、来访人员及级别;

流程,则需要明确每一个流程接待人员,明确各个模块负责人,以专业人员匹配到关键的环节;

动线,则对应着迎接入园、洽谈及带看厂房、车辆接送、餐饮服务等整体路径规划;

资料,则至少需要提前准备园区招商政策、生产要素、当地优势、注意事项等,最好是前期了解到对方关注的重点信息可针对性突出展现。

接待进行阶段,八大商务礼仪是重中之重。

具体而言,是指指引礼仪-介绍礼仪-握手礼仪-名片礼仪-交谈礼仪-倒水礼仪-会议礼仪-宴请礼仪。

园区招商: 研判、接待善用“减法”技巧,促成落地

接待后反馈阶段,需根据客户需求快速给予反馈,建议在企业考察结束第二天整理出一份内容详实、包含会谈纪要附件的邮件发送给企业。

必要时的“反向”考察阶段,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园区到企业去考察?

把握时机很关键,通常遇到以下五种情况,可采取“反向”考察,促成项目落地。

● 前期对接已经到了需要洽谈合作细节、确认合作方案制作的情况。

● 与企业多次电话沟通,进度不明显,需要进一步开拓的情况。

● 企业决定最终决策的关键时期,通常园区高层反向考察,可给企业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
● 某些投资体量大、关键信息不明朗,需现场了解企业及确认某些信息的情况。

● 合作出现不明阻力,异常情况频发的情况。

招商落地并非易事,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养。

在招商过程中,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“细节”、“专业”,才是打动企业投资者的关键。

在冗长且繁琐的招商过程中,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繁多,适当做“减法”能帮我们在关键环节理清思路,抓住促成落地的机遇。


来源:招商网络

展开
订阅招商网络邮件周刊,每周行业资讯,最新政策信息、项目信息为您推送

全部

招商资讯

载体信息

产业园区

优惠政策

研究报告

项目播报

订阅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8-6016
  • 产业扶持政策
  • 企业投资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政策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
  •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
    快去查看吧~